? ? ? ?“勤靡余勞,心有常閑”出自陶淵明的《自祭文》,“勤靡余勞”是說一輩子勤勤懇懇,不遺余力;“心有常閑”則是說心靈要保持寧靜,少一些非分之念。梁啟超在《陶淵明之文藝及其品格》一文中,將“勤靡余勞,心有常閑。樂天委分,以至百年”十六字作為陶淵明“人格的總贊”。
“種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興理荒穢,帶月荷鋤歸。道狹草木長,夕露沾我衣。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無違?!边@首《歸園田居》詩,是陶淵明人格的真實(shí)寫照。他不愿意為五斗米折腰,41歲歸隱后,有22年的躬耕生活;田間勞作,披星戴月,十分辛勞,但他卻能自我排遣,使心靈得以安頓,這才有了“帶月荷鋤歸”的感覺。這兩種狀態(tài)合起來,便是“勤靡余勞,心有常閑”的人生意境。
社會是勞動創(chuàng)造的,人世間的一切幸福也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(chuàng)造。從古至今,勤勞都是受人稱道的美德。勤的本義就是勞累,辛苦。在現(xiàn)代語境中,“勤”“勞”并用,既指要勤于勞動,又蘊(yùn)含著吃苦耐勞之義。在傳統(tǒng)家教家風(fēng)中,“勤勞”總是被置于重要地位;在為官從政中,“清、慎、勤”也被作為官箴世代流傳。
在共產(chǎn)黨人的字典里,干部干部,先干一步,干是當(dāng)頭的。不干,半點(diǎn)馬克思主義都沒有。從焦裕祿、谷文昌,到廖俊波、黃文秀等優(yōu)秀黨員干部,都是勤于為民、勇于擔(dān)當(dāng)?shù)南蠕h楷模。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自省。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(yīng)自覺以勤為先、勤勉敬業(yè),用心投入、鉚足干勁,以自己的“辛勤指數(shù)”換取群眾的“幸福指數(shù)”。
相對于勞作時身體的多動、多干,人的心則要讓其“閑”一些,即不可有過分的欲望奢求。《莊子》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:梓慶“削木為鐻(古代一種樂器),鐻成,見者驚猶鬼神?!辫鲬c的鐻為何能做得這么好?梓慶說,他在準(zhǔn)備做鐻時,必定齋戒來靜養(yǎng)心思,直到地位、金錢、夸譽(yù)等雜念完全放下,只醉心于技藝時,才到山里挑選適合的木料,專心致志打造最好的鐻。
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,既要善于從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汲取營養(yǎng),用心感受孔子“飯疏食,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于我如浮云”的情懷,體悟陶淵明“不戚戚于貧賤,不汲汲于富貴”的境界;又要善于從黨的歷史中感悟神圣和崇高,像老一輩革命家那樣,權(quán)重不謀私,“甘為民仆恥為官”;像英雄模范那樣,功高不自傲,“淡泊名利品自高”,以“無我”之心境成就“大我”人生之境、開辟事業(yè)成功之境。
“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”“稻花香里說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”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,古人詩詞所描繪的,不光是情景,也是心境。保持一顆平常心,在追求中懂得取舍,在紛繁中保持本真,遠(yuǎn)離浮躁的干擾,擯棄名利的羈絆,讓寧靜成為心靈的常態(tài),我們便能胸懷曠達(dá)、物我兩忘,達(dá)到一種超然的境界,在“心閑”中看得更遠(yuǎn)、走得更穩(wěn)。